1965年,约翰逊(E.A. Johnson)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触摸屏的概念。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为了现实,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扩展阅读
1965年,触摸屏的概念提出
1965年,约翰逊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触摸面板: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并在里面描述了自己对电容式触摸屏的设想:
屏幕的主体是一块复合的玻璃屏,内表面涂有一层名为ITO的金属氧化物,四角有四个电极。当手指头触碰到玻璃屏的时候,由于人体自带的电场,会令手指头和玻璃内层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从而“吸走”该位置的少量电流。
这个“泄漏”的电流是从四个电极流出来的,而且理论上流经不同电极的部分与手指头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通过控制器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准确地得到手指头的位置。
1967年,世界第一块触摸屏诞生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这是一块虽然笨重但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屏幕,在约翰逊的设计下,甚至有种魔术般的效果:无论手指头点到哪里,屏幕就会在该处发出亮光。
当然,约翰逊的这个发明也有着致命的缺点:
约翰逊的触摸屏诞生后的第二年,欧洲核原子能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便向他提出了合作邀请——他们开始一起研究一种用于空中指挥航空的新系统。由于这份工作并不需要触摸屏有太多的功能,只要定位位置精确就可以了,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缺点可谓是瑕不掩瑜。
综上所述,约翰逊的电容触摸屏本应该大有作为,但“不幸”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他的后来者开发出了更加灵敏、更加智能的触摸屏。于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没来得及吸引大众的关注,便被后者耀眼的光芒掩盖住了。
最后,只有英国航空管理局向约翰逊伸出了橄榄枝——触摸屏指挥系统从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工作到了90年代末。
9月24日,联想推出了一款尺寸只有21.5英寸的商用小屏显示器T22v,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联想T22v拥有一块IPS技术21.5英寸的FHD屏幕,拥有178°可视角度,并通过了德国莱茵蓝光认证,屏幕闪烁更少,并可开启低蓝光模式保护视力。
扩展阅读:
联想T22v内置扬声器与麦克风,无需连接外设即可与他人进行沟通。
同时内置了1080P红外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技术,无需密码扫脸即可登录,更加安全便捷,并且为摄像头配备了物理镜头盖,不适用摄像头时刻盖起镜头,保护隐私。 配备人体工程学支架,能够前后俯仰、左右旋转、上下升降,并可切换为竖屏,支架底座预留手机支架槽,可将手机横直于屏幕下方。
诞生于1964年的Uniscope 300配有内置CRT的显示器,虽不是真正的电脑显示器,但是CRT显示技术的先驱。
CRT显示器,学名为“阴极射线显像管”,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lection coils)、荫罩(Shadow mask)、高压石墨电极和荧光粉涂层(Phosphor)及玻璃外壳。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日益广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仪表、计算器、液晶电视、计算机、掌上电子玩具、手机等许多方面 。尽管液晶显示器已经全面取代CRT成为电脑装机的首选,但是在一些对色彩还原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医疗、冶金等,仍需要使用CRT显示器进行作业。
视频播放
60.65MB
78.20MB
28.34MB
智能系统
12.26MB
1.55MB
新闻洞察
24.20MB
网络通讯
58.13MB
趣味休闲
24.10MB
7.32MB
角色扮演
848.27MB
动作冒险
36.60MB
1.43GB
54.42MB
154.80MB
棋牌娱乐
65MB
益智休闲
21.74MB
154.30MB
74.70MB
渝ICP备20008086号-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hanl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E.A. Johnson首次应用触摸屏于航空交通管理
1965年,约翰逊(E.A. Johnson)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触摸屏的概念。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为了现实,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扩展阅读
1965年,触摸屏的概念提出
1965年,约翰逊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触摸面板: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并在里面描述了自己对电容式触摸屏的设想:
屏幕的主体是一块复合的玻璃屏,内表面涂有一层名为ITO的金属氧化物,四角有四个电极。当手指头触碰到玻璃屏的时候,由于人体自带的电场,会令手指头和玻璃内层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从而“吸走”该位置的少量电流。
这个“泄漏”的电流是从四个电极流出来的,而且理论上流经不同电极的部分与手指头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通过控制器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准确地得到手指头的位置。
1967年,世界第一块触摸屏诞生
1967年,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这是一块虽然笨重但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屏幕,在约翰逊的设计下,甚至有种魔术般的效果:无论手指头点到哪里,屏幕就会在该处发出亮光。
当然,约翰逊的这个发明也有着致命的缺点:
约翰逊的触摸屏诞生后的第二年,欧洲核原子能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便向他提出了合作邀请——他们开始一起研究一种用于空中指挥航空的新系统。由于这份工作并不需要触摸屏有太多的功能,只要定位位置精确就可以了,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缺点可谓是瑕不掩瑜。
综上所述,约翰逊的电容触摸屏本应该大有作为,但“不幸”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他的后来者开发出了更加灵敏、更加智能的触摸屏。于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没来得及吸引大众的关注,便被后者耀眼的光芒掩盖住了。
最后,只有英国航空管理局向约翰逊伸出了橄榄枝——触摸屏指挥系统从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工作到了90年代末。
2020年9月24日,联想惊艳亮相:21.5迷你显示器,全能音箱麦克摄像 全方位升级领跑业界!
9月24日,联想推出了一款尺寸只有21.5英寸的商用小屏显示器T22v,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联想T22v拥有一块IPS技术21.5英寸的FHD屏幕,拥有178°可视角度,并通过了德国莱茵蓝光认证,屏幕闪烁更少,并可开启低蓝光模式保护视力。
扩展阅读:
联想T22v内置扬声器与麦克风,无需连接外设即可与他人进行沟通。
同时内置了1080P红外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技术,无需密码扫脸即可登录,更加安全便捷,并且为摄像头配备了物理镜头盖,不适用摄像头时刻盖起镜头,保护隐私。
配备人体工程学支架,能够前后俯仰、左右旋转、上下升降,并可切换为竖屏,支架底座预留手机支架槽,可将手机横直于屏幕下方。
首创年代,注定改变游戏规则-内置CRT的Uniscope 300激动降临!
诞生于1964年的Uniscope 300配有内置CRT的显示器,虽不是真正的电脑显示器,但是CRT显示技术的先驱。
扩展阅读
CRT显示器,学名为“阴极射线显像管”,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Electron Gun)、偏转线圈(Deflection coils)、荫罩(Shadow mask)、高压石墨电极和荧光粉涂层(Phosphor)及玻璃外壳。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日益广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仪表、计算器、液晶电视、计算机、掌上电子玩具、手机等许多方面 。尽管液晶显示器已经全面取代CRT成为电脑装机的首选,但是在一些对色彩还原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医疗、冶金等,仍需要使用CRT显示器进行作业。
视频播放
60.65MB
视频播放
78.20MB
视频播放
28.34MB
智能系统
12.26MB
视频播放
1.55MB
新闻洞察
24.20MB
网络通讯
58.13MB
趣味休闲
24.10MB
趣味休闲
7.32MB
角色扮演
848.27MB
动作冒险
36.60MB
角色扮演
1.43GB
动作冒险
54.42MB
角色扮演
154.80MB
棋牌娱乐
65MB
益智休闲
21.74MB
角色扮演
154.30MB
角色扮演
74.7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