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0日,苹果最引人注目的新产品莫过于MacBook Air。这款当时“全球最薄的笔记本电脑”最厚的地方仅有1.94cm,边缘仅0.4cm,设计和集成度令人惊叹。
扩展阅读:
MacBook Air采用Intel专门为其定制的Core 2 Duo处理器,尺寸比普通PC用的CPU小60%。它标配型号主频1.6GHz,4MB二级缓存,800MHz前端总线,可选升级至1.8GHz。板载2GB DDR2 667内存(不可升级),芯片组内置X3100显卡,共享144MB显存。标配1.8寸80GB 4200rpm PATA硬盘,可选64GB固态硬盘。
它采用了13.3寸LED背光液晶屏幕,分辨率1280x800。开关屏幕采用磁性吸附设计,屏幕上内置iSight摄像头和双路麦克风,全尺寸键盘可在环境光线变暗时自动开启背光。触控板支持类似iPhone的Multi touch技术,可使用多根手指作出各种方便的手势操作。
无内置光驱,外置USB接口DVD刻录机售价99美元,但苹果专门为其设计了一套光驱无线控制软件Remote Disk(整合在Leopard操作系统内),可通过无线网络读写其他Mac或PC上的光驱,甚至支持执行安装操作系统的操作。
由于机身空间所限,MacBook Air的接口十分“吝啬”,仅有机身右侧弹出式模块中的一个USB 2.0,Micro-DVI视频输出和音频输出。随机Micro-DVI接口到DVI和VGA的转接头,它还能够通过另购转接头连接复合或S端子。
2002年7月,Xentex FLIP-PAD VOYAGER 对笔记本电脑的新尝试,折叠笔记本第一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都为13.3寸,最神奇的莫过于它可以通过折叠将笔记本的面积压缩为原来的1/4。尽管这个笔记本的推出并未受到市场的肯定,但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
2002年折叠笔记本榜首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特别是2006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和64位处理器,这是笔记本榜首次进入双核年代。2006年上半年的主角毫无疑问将会是Intel公司刚刚推出的Yonah处理器,06年下半年的主角则将会是新的Merom核心处理器。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 Merom处理器的上市将会代表着完整的低功耗、双核心64位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正式上台,Intel公司表示Merom处理器的功耗将会低于Yonah处理器。 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 伴随容量不断增大的,是笔记本电脑硬盘体积的不断缩小,最初,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厚度超过了17mm,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基本没有紧缩的空间;90年代末,厂商们将这个厚度降到了12.5mm,除此之外,超薄光驱、TFT液晶屏、锂电池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也都促使了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 如今笔记本电脑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有了更强大的功用 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3D显示方面终于有所突破,两大图形芯片巨头ATi和NVIDIA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显卡领域,笔记本电脑进入高性能的3D年代,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机技术问世,再次将笔记本电脑推向了无线通讯新年代,在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有了更强大的功用。
1992年Microsoft 和 Intel 共同开发和发布适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APM(高级电源管理)规范。
扩展阅读
APM全称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中文名称高级电源管理,它是一种基于BIOS的系统电源管理方案,它提供了cpu和设备电源管理并通过设备工作超时设定来决定何时将设备转换到低耗能状态。
第一个版本于1992年发布,最新的APM规范是2006年发布的1.2修订版。微软从WindowsVista开始停止对APM的支持,转而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
1990年,电脑进入386处理器时代,东芝推了出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80386便携式电脑T5200C,2MB内存,200MB硬盘,还第一个采用了彩色显示屏--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至此便携式电脑才算是初具规模。
东芝T5200C创造了诸多第一,它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DSTN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80386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
从此,笔记本的显示就有了色彩,从那时起,笔记本由单一的黑白色变成了彩色。
东芝T5200C使用一块10.5英寸DSTN材质的彩色液晶屏,分辨率达到640×480。从那时起,笔记本由单一的黑白色变成了彩色,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进步。
视频播放
78.20MB
60.65MB
28.34MB
30.38MB
智能系统
12.26MB
网络通讯
44.95MB
畅行向导
9.82MB
58.13MB
亲子教育
57.66MB
角色扮演
1.10GB
棋牌娱乐
19.38MB
17.54MB
45.78MB
网络传奇
0KB
152.30MB
154.10MB
经营模拟
37.10MB
533.67MB
渝ICP备20008086号-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hanl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
苹果于2010年10月20日发布了新款13.3寸MacBook Air
2010年10月20日,苹果最引人注目的新产品莫过于MacBook Air。这款当时“全球最薄的笔记本电脑”最厚的地方仅有1.94cm,边缘仅0.4cm,设计和集成度令人惊叹。
扩展阅读:
MacBook Air采用Intel专门为其定制的Core 2 Duo处理器,尺寸比普通PC用的CPU小60%。它标配型号主频1.6GHz,4MB二级缓存,800MHz前端总线,可选升级至1.8GHz。板载2GB DDR2 667内存(不可升级),芯片组内置X3100显卡,共享144MB显存。标配1.8寸80GB 4200rpm PATA硬盘,可选64GB固态硬盘。
它采用了13.3寸LED背光液晶屏幕,分辨率1280x800。开关屏幕采用磁性吸附设计,屏幕上内置iSight摄像头和双路麦克风,全尺寸键盘可在环境光线变暗时自动开启背光。触控板支持类似iPhone的Multi touch技术,可使用多根手指作出各种方便的手势操作。
无内置光驱,外置USB接口DVD刻录机售价99美元,但苹果专门为其设计了一套光驱无线控制软件Remote Disk(整合在Leopard操作系统内),可通过无线网络读写其他Mac或PC上的光驱,甚至支持执行安装操作系统的操作。
由于机身空间所限,MacBook Air的接口十分“吝啬”,仅有机身右侧弹出式模块中的一个USB 2.0,Micro-DVI视频输出和音频输出。随机Micro-DVI接口到DVI和VGA的转接头,它还能够通过另购转接头连接复合或S端子。
探寻时光隧道,2002年初次曝光:折叠笔记本引爆科技风暴!
2002年7月,Xentex FLIP-PAD VOYAGER 对笔记本电脑的新尝试,折叠笔记本第一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每部分都为13.3寸,最神奇的莫过于它可以通过折叠将笔记本的面积压缩为原来的1/4。尽管这个笔记本的推出并未受到市场的肯定,但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
扩展阅读:
2002年7月,Xentex FLIP-PAD VOYAGER 对笔记本电脑的新尝试,折叠笔记本榜首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款笔记本的屏幕被分割成了两个有些,每有些都为13.3寸,最神奇的莫过于它可以通过折叠将笔记本的面积紧缩为原来的1/4。尽管这个笔记本的推出并未受到市场的必定,但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2002年折叠笔记本榜首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笔记的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特别是2006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和64位处理器,这是笔记本榜首次进入双核年代。2006年上半年的主角毫无疑问将会是Intel公司刚刚推出的Yonah处理器,06年下半年的主角则将会是新的Merom核心处理器。
此后几年笔记本电脑继续发展,相继推出了很多新技术
Merom处理器的上市将会代表着完整的低功耗、双核心64位笔记本专用处理器的正式上台,Intel公司表示Merom处理器的功耗将会低于Yonah处理器。
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
伴随容量不断增大的,是笔记本电脑硬盘体积的不断缩小,最初,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厚度超过了17mm,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基本没有紧缩的空间;90年代末,厂商们将这个厚度降到了12.5mm,除此之外,超薄光驱、TFT液晶屏、锂电池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也都促使了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
如今笔记本电脑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有了更强大的功用
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3D显示方面终于有所突破,两大图形芯片巨头ATi和NVIDIA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显卡领域,笔记本电脑进入高性能的3D年代,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机技术问世,再次将笔记本电脑推向了无线通讯新年代,在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有了更强大的功用。
微软和英特尔合作推出了适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APM(高级电源管理)规范
1992年Microsoft 和 Intel 共同开发和发布适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APM(高级电源管理)规范。
扩展阅读
APM全称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中文名称高级电源管理,它是一种基于BIOS的系统电源管理方案,它提供了cpu和设备电源管理并通过设备工作超时设定来决定何时将设备转换到低耗能状态。
第一个版本于1992年发布,最新的APM规范是2006年发布的1.2修订版。微软从WindowsVista开始停止对APM的支持,转而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
东芝T5200C:彩色笔记本之先锋,揭开笔记本彩色显示新纪元
1990年,电脑进入386处理器时代,东芝推了出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80386便携式电脑T5200C,2MB内存,200MB硬盘,还第一个采用了彩色显示屏--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至此便携式电脑才算是初具规模。
扩展阅读
东芝T5200C创造了诸多第一,它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DSTN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80386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
从此,笔记本的显示就有了色彩,从那时起,笔记本由单一的黑白色变成了彩色。
东芝T5200C使用一块10.5英寸DSTN材质的彩色液晶屏,分辨率达到640×480。从那时起,笔记本由单一的黑白色变成了彩色,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进步。
视频播放
78.20MB
视频播放
60.65MB
视频播放
28.34MB
视频播放
30.38MB
智能系统
12.26MB
网络通讯
44.95MB
畅行向导
9.82MB
网络通讯
58.13MB
亲子教育
57.66MB
角色扮演
1.10GB
棋牌娱乐
19.38MB
角色扮演
17.54MB
角色扮演
45.78MB
网络传奇
0KB
角色扮演
152.30MB
角色扮演
154.10MB
经营模拟
37.10MB
角色扮演
533.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