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中国火星采样返回计划蓄势待发,吴伟仁领航争做全球首例

中国火星采样返回计划蓄势待发,吴伟仁领航争做全球首例

发布时间:2024-08-04 12:11:24 作者: 阅读:4次

近日消息,中国航天的里程碑式成就再次引起全球瞩目,随着“天问一号”及“祝融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留下的首枚中国印记,标志着中国已成为成功实施地月系至行星际深空探索的国家之一。

中国火星采样返回计划蓄势待发,吴伟仁领航争做全球首例

展望未来,我国深空探测战略展现出长期且持久的愿景,预示着更多深远宇宙的探索计划将在不久的将来陆续展开。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太空旅游、旅游专车都是有可能的。行星探测现在主要以火星为重点。

我们的规划有可能争取成为人类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未来 20 年,计划主要是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和重型运载火箭研制。

他透露,我国计划在 2025 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 4000 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 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据称,我国目前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成功发射,经历 202 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 年 5 月 15 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对于我国探月工程,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计划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 2035 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开展常态化科学实验活动和一定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2045 年前建成拓展型,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开展月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深度资源开发利用,为载人登陆火星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研究。

吴伟仁表示,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阶段的重要任务,嫦娥七号将于 2026 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嫦娥八号将于 2028 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试验。

未来,我国将打造“五五五工程”,欢迎 50 个国家、500 家国际科研机构和 5000 名海外科研人员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携手一道共同建设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一大科学工程,共同管理科研站设施,共享科研成果。

我国新型载人登月火箭关键测试成功,三级液氢引擎为月球之旅奠定基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于7月23日宣布,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在最新的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上,成功完成了高空环境下的长时间试验。

我国新型载人登月火箭关键测试成功,三级液氢引擎为月球之旅奠定基石

这次试验不仅验证了该发动机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与性能,还标志着我国在大喷管面积比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由载人航天工程支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101 所设计建设,是目前国际上试验时间最长的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

本次长程高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液氢液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具备了千秒量级水平,大幅提升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模试验能力,将有力支撑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顺利开展。

此前报道,我国长征十号火箭计划 2027 年首飞,目标 2030 年前实现载人登月,预计运载能力将达到 70 吨级。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与空间站对接任务,迈入自主飞行新篇章

1 月 12 日消息,今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货运飞船绝大部分器件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与空间站对接任务,迈入自主飞行新篇章

在 2023 年 5 月 10 日报道,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六号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迎接的第一艘飞船,在提高货物上行运载能力、降本增效和国产元器件应用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整体长 10.6 米,总重 13.5 吨,整船的载重能力从 6.9 吨提高到 7.4 吨。

天舟六号携带了 3 人 280 天的航天员生活物资,装载货物近 260 件,上行补加推进剂 700 公斤,运输物资总重约 5.8 吨。

中国顶级火箭发射台完成巨型喷水系统一级测试,有效降噪助力航天新纪元

7月18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于7月17日晚披露,其下属六院101所的空间试验技术事业部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而言,7月12日进行的2号工位喷水降噪系统一级喷水试验圆满成功,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支持技术的又一飞跃。

中国顶级火箭发射台完成巨型喷水系统一级测试,有效降噪助力航天新纪元

据介绍,2 号工位喷水降噪系统是 101 所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承担的第一个大型工程类项目,也是国内喷水量最大的火箭发射台喷水降噪系统。

作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的重要组成部分,2 号工位喷水降噪系统可以满足 19 种不同型号火箭对喷水降噪个性化、多功能性的需求。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101 所表示,一级喷水测试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项目团队将继续完成全系统喷水能力测试,全力配合首发箭全系统合练,优化各系统之间接口的匹配性和工作的协调性,保证首发任务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 2 号发射工位于今年 6 月 6 日宣布竣工。加上去年年底竣工的 1 号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经完成两个发射工位建设,初步具备执行火箭发射任务的能力。

今年下半年,该发射场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按照年度发射计划,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转入长八改火箭和长十二火箭首发箭全系统合练阶段。

渝ICP备20008086号-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hanl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