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高空回收试飞未达预期:首次试验成果待完善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高空回收试飞未达预期:首次试验成果待完善

发布时间:2024-12-04 02:16:41 作者: 阅读:1次

近日消息,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在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对其星云一号运载火箭进行了首度高空垂直返回飞行测试。遗憾的是,尽管在飞行末段一子级回收体遭遇了非预期状况,导致试验未达完全成功标准,但根据《星云一号初次高空垂直回收试飞任务纲要》,规划的11个核心验证项目中,已有10项顺利过关,仅余1项验证未能完成。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高空回收试飞未达预期:首次试验成果待完善

执行本次飞行任务的星云一号火箭,是深蓝航天第一型可入轨且回收复用的商用液体火箭,也是突破和验证火箭垂直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的重要载体。星云一号火箭的箭体直径 3.35 米,一子级高度约 21 米,配备的是深蓝航天全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型 90% 以上主体结构均采用高温合金 3D 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 —— 雷霆-R 液氧煤油发动机。

本次飞行试验是中国第一次可入轨运载火箭的高空回收试验。试验核心任务目标是,验证星云一号入轨后垂直回收阶段各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特别是首次在飞行中验证多机转单机变动力工况,为后续百公里级回收飞行试验、以及最终入轨 + 回收试验任务积累关键数据。

按照《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试验大纲》,本次试验过程验证的关键技术点情况如下:

火箭按照预定程序三台发动机点火起飞,到达预定高度后,两侧发动机关闭,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稳定姿态并减速上升,到达最高点之后依靠单台发动机推力调节平稳下降,横移约 200 米后,在回收场上空的预定高度成功解锁展开并锁定着陆支腿,但是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出现异常,导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

本次飞行测试全程飞行时长 179s,关机前箭体与理论着陆点的误差小于 0.5 米,最后箭体精确落于回收场中心点。本次试验飞行任务剖面与预定程序相符,试验准备和实施全过程都在前期安全管控预案范围内,试验后按照预定的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后处理,全程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试验后经过对试验过程数据初步回溯分析,在最后着陆关机段,发动机调推伺服跟随控制指令出现异常,导致箭体着陆高度超过设计范围,箭体出现部分损毁。深蓝航天技术团队将尽快完成任务“归零”,为后续回收飞行试验的成功打牢基础。深蓝航天在本次试验总结以及技术故障归零基础上,11 月份将再次执行高空垂直回收任务。

中国深蓝航天创举:星云一号火箭即将于8月底首飞,并瞄准回收里程碑

8月13日消息,深蓝航天于今日宣布,其B3轮战略融资已成功完成。本轮融资由正悦投资旗下的正合云帆基金领投,并有幸获得了厦门市及集美区政府的鼎力支持,标志着深蓝航天在推进航天技术创新与商业航天布局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深蓝航天创举:星云一号火箭即将于8月底首飞,并瞄准回收里程碑

在完成本轮融资之后,深蓝航天还将在厦门市集美区设立国际业务和服务总部。深蓝航天国际总部将面向海外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服务方面,深蓝航天将在厦门拓展商业火箭研学教育、科普及供应链配套、航天电子产品制造测试等业务。

本次融资完成后,深蓝航天将更加聚焦核心技术的突破,与“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的商业化应用。预计 8 月底,深蓝航天将实施中国首型可回收运载火箭星云一号一子级的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据介绍,与国内其它火箭回收试验不同,本次试验并非使用技术验证的试验火箭,而是深蓝航天即将进行首飞入轨 + 回收飞行任务、面向商业化应用的运载火箭产品。这意味着本次试验的星云一号运载火箭一子级在设计上不仅能满足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的要求,还能够执行入轨飞行任务;不仅要实现火箭的成功回收,也能在回收后进行多次重复使用。

今年 5 月 28 日,深蓝航天宣布成功完成 B 轮、B1 轮融资,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注入。

今年 7 月,深蓝航天完成了 B2 轮融资,并成为多轮次的基石投资者,完成及锁定资金近 10 亿。

星云-1 火箭计划今年首飞,目前星云-1 火箭的首发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计划于 2025 年底首飞的星云-2 火箭,起飞规模将达到 1000 吨,同时也具备可回收重复使用能力。

星云-1 型首飞火箭为 2 级构型,直径 3.35 米,近地轨道运力约为 2 吨,配备 10 台雷霆-R 液氧煤油发动机,可根据任务载荷大小选用直径 3.35m / 2.25m 两款整流罩,一子级具备回收复用及快速维护、再次发射的能力。后续的商业化型号会在首飞型基础上改进并提升运载能力至不低于 6 吨。

星云-2 型首飞火箭也是 2 级构型,直径 5 米,近地轨道运力提升到 20 吨,配备 10 台超级雷霆液氧煤油发动机。

渝ICP备20008086号-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hanl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