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游戏行业新进展: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正式启动,覆盖陪练、陪玩、主播等六大职业方向

游戏行业新进展: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正式启动,覆盖陪练、陪玩、主播等六大职业方向

发布时间:2024-11-22 14:09:18 作者: 阅读:1次

11月1日,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指导开发的游戏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正式上线。

游戏行业新进展: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正式启动,覆盖陪练、陪玩、主播等六大职业方向

游戏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是针对游戏相关从业者开展的技能认定项目,有需要的人员可登录游戏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报名考试。

目前,已经开设了电子竞技陪练师、游戏陪玩师、游戏语音主播、游戏语音主持、游戏音乐师、游戏指导师6个职业技能考试项目。每个职业技能考试,都有对应的团体标准,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技能认定证书。

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性进展:高效光动力疗法破解皮肤损伤治疗难题

近日消息,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两阶段疗法,因其在皮肤疾病治疗领域的显著成效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通过局部或全身给药的方式,将光敏剂引入患者体内;随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目标区域,激活光敏剂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精确摧毁病变细胞,包括癌细胞和癌前病变细胞,而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极小。

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性进展:高效光动力疗法破解皮肤损伤治疗难题

不过,现有光动力疗法主要将光敏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入人体,再用治疗光直接照射皮肤表面。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创新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可以把治疗光、光敏药物的作用范围控制在皮损部位,从而避免对其他部位健康组织带来副作用。

据介绍,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柔性电子》上(附 DOI:10.1038/s41528-024-00317-z)。

北京理工大学表示,科研团队历经数年并成功研发出了一种仅重 3.6 克的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可实现对鲜红斑痣等皮肤疾病的高效光动力治疗。

科研团队成员、北理工博士生赵慧婷介绍称,“团队先研发出双功能微针,它由可溶的针尖、透明针体组成。微针刺入皮肤后,可溶的针尖将包载的药物释放到皮损部位,透明针体可把治疗光导入皮损部位。”

对于这一微型一体化光动力治疗装置,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胡晓明表示,“这个装置体积仅 4 立方厘米,重量只有 3.6 克,能直接贴敷在皮肤表面,实现精准给光、给药,避免损害健康组织”。

北理工医学技术学院研究员魏泽文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用这个设备实现像‘创可贴’一样简单有效的光动力治疗。”

渝ICP备20008086号-3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dzhanlcn@163.com

CopyRight©2003-20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All Right Reserved